洪均生,河南禹縣人,自幼隨父在京,少年因體弱多病而輟學,唯每日散步,見北京《小實報》刊登名武生楊小樓從陳家溝陳發科拳師學拳後身體轉健,能演重頭戲的消息,遂拜陳發科為師。洪均生自幼聰穎過人,善於思索,博覽強記,通音律,工詩詞,文武兼修,隨陳發科習拳不久,即對太極拳的纏絲勁頗有心得。為使習拳者走上便捷之路,洪均生將拳的奧妙及多年的心得著成通俗易懂的歌訣,對太極的纏法、眼、手、身、步、雙重、推手等內容作了詳盡的解說,習者容易誦記並得到完整明確的概念。
洪均生為人忠厚誠實,視師如親,隨師十五年,師徒感情深厚。時隔六十年每每提及恩師,言情間溢于崇敬之情。洪均生在太極理法上,主張討論實驗,對有些著作及觀點,坦率地說出自己的觀點。對那些弄虛作假的現象毫不客氣的提出批評,他提出教學相長的原則,並指出“人有品,拳亦有品,拳品高低實以人品為主。”
洪均生技高藝純,發人騰空丈外而感覺不到疼痛,快拳進攻,略一抬手,來人便跌於丈外,屢試屢爽,被人譽為神技。日本的曾吾忠弘寫道:“觀看了洪老師的師範表演,真正看到了我們所傾慕的東西,感到在他身上有著令人難以置信的極高雅的武術氣質,而他就象一位傑出的哲人,蘊藏著人類的奧秘....洪老師具有天才般的反應、速度和精確度,有人曾試圖推動他的身體,但在欲推的瞬間,突然力量好象被什麼東西給帶走了,自己反而被彈出甚遠。洪老師的身體就象裝有機械裝置,在本人尚未意識到的一?那,就自動作出反應。再者,洪老師在擊潰對方中心時,其手的精確度可以毫米計,我們稱他的手為“魔手”,在我與洪老師門下的學生練習推手時,無論我使出什麼招術他們都紋絲不動,洪老師見狀走來,只輕輕地將其手放在我的手上,我的對手就被彈出,令我驚奇不已。我這才親身體會到內家拳的功夫是日積月累、不懈努力得來的.....”
洪均生一生坎坷,畢生追求太極真諦,少年多病,幸遇明師,身體轉健,但中年喪偶,子女又多,生活條件艱難,最初由學生門資助,原住濟南東巷一陋室。至八十年代初,因日本學生來濟南學拳,政府安排到濟南菜市新村一兩居室的房子,此時才得以安居。1961年,正值自然災害,生活極苦,幾乎難以支持,幸受著名學者劉子衡的鼓勵,洪均生決心整理太極拳及自己的心得,《陳式太極實用拳法》三易其稿,都是在多年居住的陋室裏寫成的,一直到1989年七次易稿,由學生資助才得以出版。洪均生一生著作頗豐,著有《陳式太極實用拳法》、《陳式太極拳》、《十三勢心解》、《太極拳式名考釋》及諸多論文,並編有三路劍法,一路游龍,二路翔風,三路飛虎。
洪均生幾十年如一日,積極傳播太極,弟子及再傳弟子遍及世界各地,前幾年,其再傳弟子在全國太極推手賽上幾乎囊括全部金牌。其關門弟子張聯恩(第十九代傳人),在濟南建立了“陳式太極實用拳法協會”,繼續為傳播太極拳作出貢獻。洪均生在太極拳理上首次提出手法的公轉與自轉,公轉的正旋、反旋;自轉的順逆以及腿部纏法的具體要求;根據“腰為車軸,立如平准”的原則,提出太極拳要求隨遇平衡;首次提出眼法上也有虛實順逆之分;他特別強調,“太極是繃(此字為一個提手一個朋友的朋字)勁,動作走螺旋”,對繃勁作出了更具體的說明,對螺旋纏絲進行了詳盡的探討,這些理論都是創造性的見解,對後學研練太極指明了方向。 洪均生於1996年1月23日在濟南逝世,享年90歲。
以上文章轉貼自:http://home.so-net.net.tw/eva_pig/taiji-acope/taiji/03a.htm
以下影片原本是一段,但因超過十分鐘,youtube放不上去所以改成兩段,
第一段是一路拳的紀錄片,如果有買他的實用太極拳一書的,這裏頭的架子可當參考。
第二段是二路炮捶及推手示範,洪大師的功力真的是無話可說。
(1)洪均生太極拳健身技擊俱樂部-蔣家駿 http://www.hctjq.com/
(2)洪傳陳氏太極拳愛好者 http://hi.baidu.com/poemlion
(3)南京洪傳陳氏太極拳 http://www.njtaiji.net/index.asp
留言列表